2007年7月29日 星期日

鑿井灌溉 水利局警告︰觸法

自由時報2007.07.27

近來氣溫偏高,部份農田需水孔急,開鑿地下水井成了二期稻作灌溉主要水源。 (記者林國賢攝)

二期稻作需水孔急
〔記者林國賢、莊育鳳/綜合報導〕近來天氣持續高溫,又逢二期稻作插秧期,農民憂心無水可用,縣內陸續出現開鑿地下水井滿足灌溉需求現象。縣府水利局提醒農民,違法開鑿地下水井,除可能加劇地層下陷外,還會觸犯水利法,面臨三萬至十五萬元罰鍰
一位專門開鑿水井業者表示,最近二、三個月,他已開鑿四十多口地下水井,其中八成是供應農田灌溉的水井,由於雲林地區地下水水位逐漸下降,水井深度隨之加深,平均每口井深度約五、六十公尺,開鑿約需二至三個工作天,每口造價近十萬元。
加強取締非法鑿井
在雲一五三線道旁耕作的農民無奈表示,雖然目前還未面臨缺水警訊,但近來氣溫高,農田用水需求孔急,他的水井從月初就出現抽不到水的窘況,明知鑿井違法,但為了順利耕作,也只好僱工挖井。
農民說,其實農作物已無利潤可言,若不是因為無法取得充足的耕作水源,加上缺乏其他工作能力,根本不願意再投資開鑿地下水井。
縣府水利局表示,目前全縣約一萬二千多口地下水井,擁有水權的合法水井僅二千多口,縣內地層下陷情況嚴重,超抽地下水是主要原因,縣府對水井開鑿採從嚴審核,新井核准機率低,民眾若任意開挖水井,將面臨罰鍰,縣府會加強管理取締。
輪灌計畫保障用水
雲林農田水利會則說,目前二期稻作供水量尚未出現不足,水利會已完成供水輪灌計劃,會交互利用集集攔河堰、日月潭等水源區的水源,應可保障農民用水無虞。






自由時報2007.07.27
供水無虞 才能遏止鑿井歪風
記者林國賢/特稿
雲林縣地層下陷嚴重,縣內有超過一萬口非法水井超抽地下水是主要禍首之一,儘管縣內大部分地區都被劃為「水源管制區」,加強水井管理工作,卻始終無法遏阻部份農民挖井取水的短線行為,違法開鑿水井,有如飲鴆止渴,不僅危害大地,也讓缺水危機更嚴重
前年,中研院曾提出一份研究報告中,發出若任由地下水超抽情況加劇,到二年前,中南部可能面臨抽不到地下水的警訊,相關單位加強管制地下水不當超抽政策與作為,仍有待加強,如何提高地表水利用率,不僅是當務之急,也是確保地下水源、避免地層繼續下陷、惡化根本解決之道。
近幾年來層出不窮的水患災情,讓縣民深刻了解地層下陷惡化帶來生命財產損失,農民也知道非法開鑿水井會讓問題惡化,只是「先顧肚子,再顧佛祖」,面臨生計問題,農民也只好邊戰邊走,但賠上的恐怕是收穫利潤的千百倍,這些都是由全民來承受後果。
執行非法水井取締工作的人員不諱言,要取締、封閉非法水井,必須先建立足夠的地表水源,讓農民不虞灌溉用水,否則不僅會面臨民眾強力抗爭,更有可能引發農、漁產業崩潰,付出更嚴重的代價,政策執行上有相當大的難度。
地下水補注不足現象已日益惡化,若相關單位無法盡快讓有限的地下水脈獲休養生息的機會,有一天雲林縣恐怕真的會成為沒有地下水的縣市


自由時報2007.07.27
濁水溪筆記/飲鴆止渴
這陣子天氣持續高溫,又逢二期稻作插秧期,縣內不少農民紛紛僱工開鑿地下水井,或加深原有水井深度,滿足灌溉需求,農民無視非法鑿井要被罰,以及加速地層下陷等後遺症,相關主管機關恐怕必須正視、面對。
受溫室效應影響,近幾年夏天可說一年比一年熱,有些國家還因熱浪來襲,許多人被熱死,有的地方一天之內便有七千多人中暑,入夏以來,台灣各地氣溫頻創新高,用電量也不斷創新紀錄,今年的夏天只能以「熱到不行」來形容。
天氣熱,不僅耗電,水的需求更是暴增,農民耕作不能沒水灌溉,大熱天中靠天賞雨總是有限,於是鑿井抽水較快、較省事,然而過度抽取地下水會造成地層下陷,人盡皆知,尤其雲林縣沿海一帶過去因養殖漁業超抽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遇雨即成澤國的夢魘迄今揮之不去。
經年的農作習慣,要農民因為天氣熱就暫時休耕,有實際的困難,要他們改種其他耐旱作物,亦有時令不宜的難處,選擇種植最熟悉的稻作,確是農民無奈下的決定,水源不足問題反倒是其次,只是這樣一來,多年來政府、民間積極治水的努力,恐怕都付之流水。
乾旱缺水,鑿井取水猶如飲鴆止渴,但對農民卻是「天經地義」,如何教育農民,甚至教導農民較適合的土地利用方式,恐怕又是政府治水防洪之外,必須面對的新課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