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5日 星期二

《東瀛視野》最近日本家庭積極採用環境家計簿,逐月檢視二氧化碳排出量,以行動傳遞環保需求,促使廠商努力創造相關商品和服務。 從環境家計簿看未來商業趨勢


2007-06-05╱工商時報╱工商經營報經營知識╱楊珮玲

一般家裡的記帳本寫得不外是買衣服花了多少錢、小孩補習費又交了多少,算的都是消耗了多少金錢單位。但最近不少日本家庭興起的「記帳本」記載內容可不是傳統的的錢進錢出,而是「二氧化碳排出量」的計算。

這個月電氣使用多少單位,再乘以電氣的二氧化碳排出量係數就是這個月從電氣方面製造的二氧化碳量。瓦斯、自來水、汽油、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等依各自的係數以類似方法計算,最後再加總。從檢視每個月的紀錄可以了解,目前對二氧化碳的製造量是增還是減,有沒有方法再多減少些使用量。

例如把家裡不要的電源拔掉,除了冰箱和電話傳真機以外,電器都在要用的時候再插上,大量減少家庭的待機電力,可以省下許多二氧化碳排出量。就算一般家庭,這樣方式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年間可能達到1噸以上。

這類「環境家計簿」乍聽之下雖然麻煩,但對越來越多採用者來說,他們以行動證明,在消費的同時也能對維護生存環境盡一分心力。他們記載的不只是二氧化碳排出量,換個角度看,他們是在紀錄自己對社會的貢獻度。

他們的聲音正顯示一股新的消費者力量,更可能是引導未來企業創造商品或服務時的重要方向。

在日本,省能源車、太陽能住宅、社會責任基金等的日趨流行,都是這股新消費者力量的一部分。消費者在消費和投資時,物品的金錢價格或提供的享受品質不再只是唯一的指標,他們更重視自己的消費或投資行為能否與社會或環境的真正需求配合,消費的對象或投資的標的都希望能符合這樣的信念。

以太陽能住宅為例,雖然一開始設置相關設備需求相當成本,一旦設置之後不只能節省每個月固定開支的電費,更能減少二氧化碳排出量,不少使用者都感受到既省錢又對環境不造成汙染的雙重快樂。愈形普及的使用也促成了太陽能發電設備的相關製造業者,投注更多心力研發更好產品。

豐田汽車業績年年顯著成長,其中省能源車在全球主要市場、特別是已開發國家都有增長。主要原因除了近年能源價格上漲促成消費者希望減少購油成本之外,消費者希望能採用既省油又對環境有利的產品。

除了商品的購買之外,民眾在一般的金錢投資時也開始有不同的想法。近年來,強調投資對社會貢獻度高的企業的「社會責任基金」(Socially Responsible Investment Fund,簡稱SRI)在日本快速興起,總資產額不斷增加。

民眾在投資公司時,不只看公司的獲利性,也重視企業對環境或社區的實際貢獻。他們認為,投資這些公司,在某種意義上是為自己的子孫投資一個美好的未來。這個趨勢也讓企業有動力朝SRI方向努力,創造更多相關的商品和服務來符合消費者期待。

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永遠是企業的第一目標。在這波堪稱新的消費者運動中,消費者越來越主動積極的說出他們所需和所盼,接下來只看有遠見的企業能不能確實接到這個球,推出更多令消費者、企業和地球都滿意的「三贏」產品與服務。(作者為日本興銀第一生命.資產管理公司(DIAM)國際行銷部資深經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