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20日 星期五

民意vs.油價

工商時報 2007.07.20 

工商小社論
經濟部能源局長葉惠青與消基會董事長程仁宏,為了油價該不該漲,在電視扣應節目中臉紅脖子粗地爭辯、對槓了起來。葉惠青、程仁宏說的都有理。問題出在政府欠缺一個全盤因應高油價的思維與策略。
浮動油價機制實施一年來,有人肯定是自由化的作為,中油得以隨國際調整國內售價,今年上半年就擺脫了虧損命運。但是,如果真如國際能源總署所言,五年內要鬧油荒,油價顯然還會再攀高,難道國內油價就此一路飆漲上去?就算保住中油不賠錢,民眾與其他產業卻叫苦連天,政府的這個決策還是輸。
油荒、油價走高、穀物缺貨、乳品大漲、溫室氣體排放量上升,都是資源過度使用出了問題。為防油源枯竭,各國近來積極以玉米、黃豆等穀物為原料,研發替代能源,原本該做人類食物的原料,拿去做燃料,自然會引起食物的不足,乳品價格上漲恐怕只是初期反應。政府不能只單從管制價格著手,而應以政策導引產業與民眾認清能源有價,唯有改變行為,才能在高油價時代生存。
具體而言,在產業面應鼓勵業者更換製程,做到節能、減廢;在民生面,開徵能源稅等措施,乍看之下是增加民眾負擔,但長遠而言,可引導民眾多利用大眾運輸工具,在歐洲已有成效。能源一直是各國政府的重大議題,二○○八年總統參選人,除了嚷嚷中油不准漲價外,究竟有何因應對策,應該拿出來多談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