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工作者林建享、台東前縣議員郭健平共同召集建造的蘭嶼拼板舟大船「ipanga na 1001跨越號」已完成試航,預定後天從蘭嶼朗島港航行到台灣,並將分四階段划到台北大稻埕。
為了完成大船航行夢想,林建享、郭健平雖獲得第三屆「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支持,但族中長輩認為有違達悟人禁忌,兩人花了相當時間,終於說服族人轉向支持。
兩人徵詢長輩、造船師傅協助,以龍眼、欖仁舅、麵包樹、綠島榕、大葉山欖、蘭嶼赤楠等木材近六十塊板子組成大船,長一千零十六公分、寬
郭健平表示,大船上月底完成,本月初下海試航後,目前停靠在蘭嶼朗島港。首航由朗島部落四組人,以接力方式划船,展現達悟族拼板舟、漁團文化,至台東縣太麻里靠岸後,將停放在國立史前文化博物館。
他說,大船後天清晨從蘭嶼朗島港出發,先到西岸椰油村,再航行到台灣,預計航行十八到廿四小時,後天晚間抵達台東太麻里。
林建享表示,第二階段規劃由椰油部落用六天時間由台東航向花蓮,第三階段由東清、野銀部落,花四天划向宜蘭南方澳,第四階段由紅頭和漁人部落花五天從宜蘭划到基隆;基隆到大稻埕將由老人家划,定
達悟大船 後天首航台灣 百年最大拼板舟六部落四組划槳八月划進大稻埕
「船做好了怎能不下水划!」
為了父親一句話,族名夏曼.夫阿原的前台東縣議員、台東縣蘭嶼文史工作者郭健平,找了紀錄片工作者林建享,決定建造一艘傳統達悟大船。
早在多年前,台中市科博館便找過郭健平等人協助建造傳說中的達悟大船做為展示之用,做完後一直擺在科博館。郭健平的父親「船做好了怎能不下水划!」啟動了史無前例的蘭嶼拼板舟環島計畫,也讓拼板方文化首次走出蘭嶼。
郭健平的與林建享5年前開始籌建蘭嶼傳統拼板舟,希望以人力手搖槳方式,從蘭嶼划傳統船台灣,並繞行台灣,藉此跨越「島」與「國」之間的有形無形界線,他們把艘大船取名為發起、規劃建造的蘭嶼大船「ipanga na 1001跨越號」林建享說,「ipanga na 」是達悟語「跨越」之意,當動詞時就是「四處走」,如今大船已完工、試航,預定12日首航台灣,今天林建享返回台東準備拼板舟航行事宜。
林建享、郭健平的造船經費獲得第三屆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支持,請造船師傅以台灣龍眼、欖仁舅、麵包樹、綠島榕、大葉山欖、蘭嶼赤楠等木材近60塊板子拼成的大船,長
大船5月底完成,1日曾下海試航,之後便停靠在朗島港口。蘭嶼人天生都划船好手,他們拿到槳就知道該如何操控,不須再經過訓練,首航由朗島部落四組人,以接力方式划船,展現達悟族拼板舟、漁團文化。
郭健平說,大船12日清晨從蘭嶼朗島出發,先到西岸椰油村,再航行到台灣,預計航行18到24小時,12日晚間抵達台東太麻里,靠岸後將停泊在國立史前文化博物館展示,約展示一周後返回台東。
林建享表示,第二階段規劃由椰油部落用6天時間由台東航向花蓮;第三段東清、野銀部落花4天從花蓮划向宜蘭南方澳漁港;第四段紅頭和漁人部落花五天從宜蘭划到基隆,基隆到台北大稻埕重頭戲,將由各村老人家划,預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